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

養成有效率的閱讀習慣--不再把沒時間當做理由

現在人由於工作佔據了大部分時間,回到家或者休假時往往只希望以看電視或上網來輕鬆的打發時間,因此從學校畢業以後大概就越來越少有自發性的閱讀習慣了,無形之中這也容易降低在職場中的競爭力。其實養成閱讀好書的習慣,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視野,更可以增進自己的工作效率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確實會偶爾逛逛書店,買幾本自己覺得不錯的書回家,可是往往覺得在書店看的津津有味,可是一旦買回家總是看不到幾頁就放在書架上,然後大概就再也不會看了。久而久之,就越來越不想買書了。
        仔細想想,這些原因造成不想買書或看書真的很可惜;我們可能每個月會花個幾百塊或1、2千塊去吃個大餐或買衣服等等消費,可是卻不願意只是花幾百塊來充實自己的腦袋、花幾百塊來買作者的經驗或智慧, 想想這不是很奇怪嗎?
        其實,我認為只要掌握幾個方法,就可以很輕鬆解決沒時間看書的問題,以下分享給大家幾個我認為有用的方法:

  1. 確定目標:先確定自己當下的閱讀目的,在選擇想要閱讀的書籍。台灣目前的出版品氾濫,一年少說有上萬本出版品,我們只需在有限的時間選擇我們當前最需要的即可。然後儘可能在這一類別的書大量閱讀,將這個領域的書有效充實。如此一來,比較容易知道這個領域有哪些觀念、知識是屬於普遍都知道的,而又有哪些是作者個人的觀點。
  2. 適合自己:不必勉強自己閱讀艱澀難懂的書籍,同類的書,可以挑選自己容易理解的書來讀。比如說,閱讀「經驗型」的書會比「理論型」或「研究型」的書會來的容易理解且實用。
  3. 掌握重點:每一本書都有它架構上的重點,不一定要求從頭到尾都看完,應該先從目錄來了解作者的重點想傳達些什麼,然後跳躍式的閱讀,真有不懂再仔細閱讀或者記下自己的疑問。
  4. 限制時間:預先規劃好讀完一本或同一類書籍所需要花的時間,然後務必在時間內把所有的重點都看過一遍,因為時間內完成會讓你產生成就感,有助讓你維持閱讀的習慣。而且慢慢能讓你產生閱讀效率,知道如何取捨內容、掌握重點。最好能在預定時間內再預留一些時間,針對先前記下有疑問的地方去尋求解答。
  5. 有捨有得: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價值,可是要想以有限的時間要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,那無異是夸父追日,就算是累死自己也不可能做到的。捨去不重要的枝微末節、不實用或用不到的知識,讓閱讀變成快樂又有實用價值的休閒,才是真正能讓你持續閱讀的動力。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 最後,我想推薦幾本我個人蠻喜歡的好書給大家,因為從這幾本書裡我也得到蠻多的啟發,希望你們也能有所收穫,介紹如下:
  1. 秘密    作者:朗達.拜恩  出版社:方智
  2. 思考致富聖經  作者:拿破崙.希爾   出版社:世潮 
  3. 潛意識的力量    作者:約瑟夫.墨菲   出版社:印刻
  4. 非常識成功法則  作者:神田昌典  出版社:先覺
  5. 網路印鈔術   作者:鄭錦聰.王紫杰    出版社:白象文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